欢迎光临博冠体育(官网)
博冠体育(官网)博冠体育博冠体育(官网)欧盟标准 双效合一
全国咨询热线:400-123-4567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博冠体育app入口官网下载北方长龙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时间:2023-10-29 16:24:43 作者:小编 点击:

  军工行业,是指涉及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配套的相关行业。军工行业是国防经济的核心和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系统复杂、综合性强、技术上“高、精、尖”等特点,代表了一个国家制造业的顶尖水平,在国家工业体系中占有特殊地位。

  目前,我国军工行业生产端的参与者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十大军工集团及其下属单位,多为总装级和系统级军工企业,也包括相关军工科研机构;二是大量民参军企业,主要为总装级和系统级军工企业提供设备、零部件、原材料和各种加工服务。随着军民融合政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参与到军工行业中来,也有越来越多的军品生产设备、技术和人才向民用生产领域迁移。

  军工行业的需求端则主要来自于国家(军方)的采购行为,军方是军工行业的最终和唯一用户,政治环境、外交政策、经济形势、地区安全形势的变化都有可能改变政府对于军事力量建设的目标和内容,从而影响军费的投入和方向,影响军工行业的发展。

  企业若从事军品生产经营活动,应依法通过保密资格、国军标质量认证体系认证,并根据军品承制的产品类型取得相应资质,例如武器装备承制资格、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而且须按规定纳入军品总装企业或军方的合格供应商体系。

  从需求角度来看,为确保国防安全,国家每年都会安排预算用于军品采购,军方对于军品的需求具有很强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从供应角度来看,军品一旦被军方采购并使用,尤其是经过各种验证获得型号后,除非出现重大产品问题或技术更新使得产品性能落后等情况,军方不会轻易更换原有供应商,即后续的产品供应以及维护、更新等售后服务一般也交由原有供应商负责,其他外部供应商要进入该产品市场具有较高难度。此外,军方采购具有较强的计划性,使得单一型号军品在生产周期内(指从开始列装到最终淘汰)的需求相对可预测,使得军品订单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鉴于以上特点,军品供需均具有较高稳定性。

  军品因其用途的特殊性,在军品设计时强调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因此相对于民品而言具有更多特殊需求。此外,同一类型军品,由于其应用领域、性能指标要求的不同,不同的使用方对其性能需求也可能不同。因此,军品具有很强的定制性特征。

  军用产品由于其特殊性,对产品可靠性和使用稳定性的要求一般高于民品,通常需要经历反复测试和试验,需要经历从产品早期立项、研发、设计到反复测试、试验到设计定型,再到小批量试产等多个环节的反复验证,该项产品才可能最终被军方确认使用,往往需要较长的研发周期。

  全球范围内,除极少数特殊情况,各国政府的军费支出是整个军工行业收入的最终来源,因此军工行业的市场规模与世界各国的军费支出息息相关。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发布的2021年全球军费报告,2021年全球军费支出达到2.113万亿美元,军费支出占全球GDP的比例达到2.2%;中国军费支出在全世界所有国家中排在第二位,占全球军费总支出的比例达到13.9%,每年军费支出最多的国家仍然是美国,达到8,010亿美元,占全世界军费总量的37.9%,遥遥领先其他所有国家;军费支出排名三到五名的国家依次为印度、英国和俄罗斯,且差距不大。

  一直以来,我国坚持国防费用支出公开透明,定期披露。近十年我国国防支出一直保持适度稳定增长,2012年国防支出仅6,691.92亿元,2017年首次超过1万亿元大关,达到10,432.37亿元,2021年已达到13,787.23亿元;根据财政部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出的《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22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中国防支出为14,499.63亿元,完成预算的100%;2023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的中央本级支出中国防支出为15537亿元,增长7.2%。

  当今世界政局存在较多不稳定因素,国际上“单边主义”、“霸权主义”的重新抬头导致外部环境日趋紧张,地缘政治问题持续升温。强大的国防军工行业是保障我国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坚实后盾。近年来,我国军工领域的发展呈现出全新的特点,军工企业的发展迎来新的机遇:

  “十三五”期间,我国迎来了近二十年来最为广泛和深远的国防和军队领域改革。2015年7月,常务会议和中央会会议召开,审定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总体方案》;2016年1月1日,正式发布《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意见》,就扎实推进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提出指导性意见,明确了通过三个阶段来逐步实现改革目标,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加快推进军队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减少非战斗机构和人员,压减军官岗位,优化武器装备规模结构,减少装备型号种类,淘汰老旧装备,发展新型装备。

  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一是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二是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三是到本世界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实现我国国防和军队的机械化、信息化与现代化建设,直至最终实现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最终目标,必须要有强大的国防科技工业作为支撑,离不开军工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

  在2020年11月26日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要求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通过长期努力,我军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也已取得重大进展。随着战争形态加速演变,建设智能化军事体系已成为世界军事发展重大趋势。战争形态演变和我军自身发展实际,决定我们需要准确把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时代内涵,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抢占世界军事变革先机主动。

  根据《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2010年至2017年,我国国防费用复合增速为 10.06%,其中人员生活费、训练维持费和装备费的复合增速分别为8.12%、8.10%和13.44%,用于高新武器装备及其配套设施建设投入的装备费增速远远高于其他两项费用。2012年以前,人员生活费还是我国军费支出中占比最多的部分,随着装备费的快速增长,2012年起装备费已经成为国防费用构成中占比最大的部分,2015年装备费在我国国防费用总支出的占比已经超过40%,并且保持持续增加。

  白皮书也明确指出,加大武器装备建设投入,淘汰更新部分落后装备,升级改造部分老旧装备,研发采购航空母舰、作战飞机、导弹、主战坦克等新式武器装备,稳步提高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是我国新增国防费用的重要用途。与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建军目标相适应,预计未来一段时间,装备费占比仍将是我国国防支出中占比最多的部分,并有望保持超出军费整体增速的高速增长,而装备费正是和军工企业发展最直接的军费支出。

  自2015年起,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随后,在一系列政策和举措的推动下,我国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的融合进一步加深,军民融合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军民融合即实现国防工业建设与社会经济建设紧密协同发展,既要发挥国防工业建设对经济发展尤其是高科技产业的带动作用,释放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红利,同时也要发挥市场经济在配置资源和创新科研上的优势,以整个经济社会的大体系支撑国防现代化建设。

  军民融合的一个维度是“民”,一方面体现为军工企业经营体制的转变,以科研院所改制为例,2017年7月,国防科工局召开科研院所转制工作推进会,宣布启动首批41家军工科研院所转制工作,标志着军工科研院所转制工作正式启动;另一方面则直接表现为国防工业核心技术向民用领域转化,目前我国大型军工集团旗下都有相当规模的民品业务,发展十分迅速。

  军民融合的另一个维度为“民参军”,即民营资本或者以民品为主的企业进入军工行业,一般主要通过装备制造、基础器件制造和原材料供应等方式进入到国家军工体系中来。民参军企业将民用技术引入到军工领域,通过竞争激发军工企业活力、促进军工技术发展,同时降低军品的采购成本。

  复合材料是运用先进的材料制备技术将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分优化组合而成的新材料,它既能保留原组分材料的主要特色,又通过复合效应使各组分的性能相互补充并彼此关联,因此与常规材料相比复合材料往往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实现更加优异的综合性能。复合材料与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并称为世界四大材料。

  复合材料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理相,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连续的物理相称之为基体材料,不连续的物理相则以独立的形式分散在连续的基体中,通常对材料起到增强作用,称为增强材料。按照基体材料的不同,复合材料可以划分为金属复合材料和非金属复合材料;按照增强材料的不同,复合材料可以划分为纤维增强材料、颗粒增强材料、叠层复合材料等。同时,复合材料也可以按照材料的功能和用途划分为主要起承力作用的结构复合材料和除力学性能以外还能提供其他物理性能(例如导电、磁性、透波、阻燃、隔热等)的功能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中以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应用最广、用量最大,而纤维复合材料中又以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和碳纤维复合材料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二者合计约占整个复合材料市场规模的90%,其中玻璃纤维约占84%,碳纤维约占6%。根据《2022年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统计,全球碳纤维总需求约13.50万吨,中国碳纤维需求量为 7.44万吨,尽管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但因其极低的密度和优异的性能,在汽车、风电、运动器材、航空航天等领域仍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

  复合材料产业链涉及众多行业的分工合作,以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链为例,首先是由原油经过炼制、裂解、氨氧化过程后得到丙烯腈等原材料;其后将丙烯腈纺丝后形成聚丙烯腈丝(PAN原丝),再经历预氧化、碳化过程形成碳纤维丝;碳纤维丝经过一系列复杂工序可以制成碳纤维织物(不含树脂)或碳纤维预浸料(含树脂),碳纤维织物或碳纤维预浸料经过真空导入/树脂转移模塑成型/在线浸渍模压/预浸料卷管/预浸料模压/预浸料袋压/预浸料热压罐等工艺制成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件,再经过进一步加工、组装成为最终产品。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等其他复合材料的产业链与之类似,同样涉及原油采掘、石油化工、纤维制造、部件制造及终端消费品生产等多个厂商的分工合作。

  根据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发布的《中国玻璃纤维及制品行业2022年度发展报告》,2022年我国规模以上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但利润总额同比有所下降,下降比例为8.8%。经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测算,各类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品总产量规模约为641万吨,同比增长9.8%;其中,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复合材料制品总产量规模约为300万吨,同比下降3.2%,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品总产量规模约为341万吨,同比增长约为24.5%。

  公司所在细分行业为军用车辆复合材料行业,长期以来,军用新材料作为新一代武器装备的物质基础,在当今世界军事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以碳纤维为代表的先进复合材料具有高的比强度、高的比模量、耐烧蚀、抗侵蚀、透波、吸波、隐身、抗高速撞击等一系列优点,在国防工业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公司主要专注于非金属复合材料在军用车辆装备领域的应用,随着我军车辆装备水平的整体提高,复合材料在军用车辆装备领域的需求越来越高。军用车辆人机环系统内饰为公司目前阶段最主要产品。

  公司专注于军事装备领域,主要从事以非金属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工艺结构设计和应用技术为核心的军用车辆配套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业务,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装甲战斗、装甲保障等轮式、履带车辆主战装备。公司发挥复合材料产品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耐老化、可设计性强等优势,有效提升军用车辆的机动性、安全性、使用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公司目前主要产品按照应用场景划分为军用车辆人机环系统内饰、弹药装备、军用车辆辅助装备、军用车辆通信装备。

  公司紧跟行业和技术的发展趋势,长期坚持基于客户潜在需求的技术创新,常年承担军方科研项目的研究任务,在此基础上成为相关军品批产阶段的配套供应商,近年来年均参与超过千台/套军用装备的配套供应。公司基于自身在军工非金属复合材料领域积累的丰富生产经验和技术实力,与某军代室共同承担了陆军装备部下达的《军用车辆多功能内衬规范》国家军用标准的起草任务,推动了军用车辆多功能人机环系统内饰产品的标准化进程。2021年7月,公司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充分体现了行业主管部门对公司创新性及技术实力的认可。

  公司已经取得了相关军品承制所需的必要资质,初步建立起以高性能复合材料应用为基础,以军工特种产品需求为导向,以军品装备机动性、安全性、使用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为重点的研发、设计、生产体系,在军用车辆复合材料配套装备领域形成了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公司多款产品随装甲侦察车、装甲指挥车、坦克、步兵战车等军用装备参与了各军兵种组织的重要演习演练任务,包括“中国人民建军90周年朱日和阅兵”、“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及多次驻港澳部队军营开放日等,并应用于如中印边境对峙等边防巡逻及训练。

  公司主要产品按照应用场景划分为军用车辆人机环系统内饰、弹药装备、军用车辆辅助装备、军用车辆通信装备。

  人机环系统是指由人、机、环境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综合体,军车驾乘人员在相对密封的舱室内操作各类设备,形成了一个典型的由相互依赖与相互作用的人、机、环境三者组成的系统。

  随着我军装备现代化、信息化水平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大量使用,使得车辆内部空间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并提高了对车内防火、温度、噪声、震动的控制要求。此外,由于军用车辆特有的运行环境和车内空间限制,驾乘人员的作业环境中可能存在高温、拥挤、噪声、震动等多种有害因素,导致驾乘人员出现多种不适反应。

  公司的军用车辆人机环系统内饰产品主要基于新型非金属复合材料的重量轻、强度高、阻燃、减震、抗冲击、耐磨、耐腐蚀、易于一体化成型等优点,通过对军车内部与电子信息装备及驾乘人员直接交互的环境中涉及的内饰、机柜、地板、驾驶舱、仪表台、综控台等相关配套部件的合理布局和集成,改善电子信息装备的使用环境,使车内人员能够更加安全、健康、舒适地进行作业,更有利于发挥整个系统的最大效能。

  军用车辆人机环系统内饰是公司重要的产品线,报告期内在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占比均在90%以上。公司该产品主要应用于军用装甲车辆,我国军用装甲车辆按行动装置可以分为履带式装甲车辆、轮式装甲车辆,按照作战使用可以分为电子信息车辆、装甲战斗车辆、装甲保障车辆。

  弹药装备是指与军用装甲战斗车辆直接配套的相关产品,利用复合材料轻量化和抗冲击性的特点,既能减轻战斗车辆的整体重量,又提高了弹药储存的安全性和弹药装填的便利性,增强了战斗车辆的整体战斗力。公司的弹药装备产品目前主要包括复合材料弹药箱。弹药装备主要应用于装甲战斗车辆。

  军用车辆辅助装备涵盖不与驾乘人员直接接触的各种军车辅助、保护类产品。在传统军用车辆上,这些配套部件

  通常为金属材料或常规树脂材料制作,公司充分利用了非金属复合材料轻质高强、耐磨、耐腐蚀、易于一体化成型的特点,通过良好的工艺设计,实现了对上述传统材料的替代,降低整车重量的同时,也提高了车体的安全性、耐用性。公司的军用车辆辅助类产品目前主要包括复合材料油箱、发动机防雨罩、轮式车挡泥板和坦克隔热板等;保护类产品以高性能碳纤维、芳纶纤维作为增强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防护性能优异等特点,目前主要包括炮塔外罩、防弹门等。公司该类产品主要应用在装甲战斗车辆、装甲保障车辆。

  军用车辆通信装备是指与军车卫星通信系统配套的相关产品。公司产品目前主要为各类复合材料天线罩、反射面,是天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耐冲击天线罩在保证透波性能的基础上,抗冲击强度更强,达到普通天线倍。公司该类产品主要应用在电子信息车辆。

  公司的核心盈利模式主要为通过基于客户潜在需求的技术创新参与军方的科研项目,在此基础上成为相关型号军用车辆批产阶段的配套供应商,进而完成相应军品的生产和销售实现盈利。

  公司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首先进行产品的建模、仿真等结构设计,根据树脂基体和纤维增强材料的不同特性进行材料选择和整体设计,并在产品整体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产品工艺设计。工艺设计是指对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的选择和设计,首先是对基础成型工艺的选择,可选工艺如手糊、预浸料模压、预浸料袋压、真空导入、在线浸渍模压等;之后则是在选定合适的基础工艺后基于产品特征进行的针对性设计和改进,如铺层结构和增强结构的设计等。同时,因公司提供的产品均为定制化产品,需定制部分生产模具及专用工装,在确定具体生产工艺、模具与工装后,外购原材料进行生产,经过复合材料成型、研配、喷漆等一系列生产环节并通过质量检验后,在客户现场进行整车安装并交付。详细流程如下图所示:

  公司生产经营采用订单驱动模式。公司产品主要为军工产品,依据生产订单和研发计划实施计划性采购。具体采购中,公司实施多源采购政策,主要物料应有不少于两家供方供货,并通过对采购全过程的有效控制,保证所有的物料和服务需求得以及时满足。

  出于聚焦主业和成本效益考量,公司生产加工过程中所需的物料不可能全部自主生产,因市面常规物料不能满足公司需要,公司设计并确定技术指标、材质、规格等技术参数,找寻各类专业制造商为公司加工符合质量要求的物料,有效的利用社会资源为公司的主营业务服务。

  公司生产物料的采购均依据军品生产的相关规定开展。根据国军标有关外购器材质量监督的要求,提供军品生产所需的主要物料的供应商需经军代表审核备案,列入合格供方名录,公司主要物料采购必须在该名录中选择供应商。

  对于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价,公司制定了《采购过程控制程序》和《供方管理制度》。以上述制度为基础,公司进行自主选择和采购。对于重要的供应商,公司会列入《合格供方名录》并报监管军代室备案。供应商确定与保持的一般流程如下:

  1)供应商初选。公司以保障军品质量为首要标准,综合考虑采购价格和厂商的供货能力,进行供应商初选。供方须提供营业执照副本的复印件、质量体系认证证书的复印件及有关产品/材料的资料及其他相关资质,由采购部负责整理收集所有供方的资料,对初选的供方进行调查,填写《供应商基本情况调查表》。

  2)供应商考察与评价。经采购部初选后,组织质量部、工艺部、生产安装部等部门有关人员组成评审小组,结合各自主管的业务,对通过初选的供方进行考察和评价,对供方评价的内容包括质量体系状况、实物质量状况、价格水平、交付能力、生产设备、人员状况、信誉程度等。供方现场评审依据《供方现场审核报告》进行,无需进行现场考察时须填写《供方评价表》。

  3)确定合格供方。新供方通过采购部组织的考察与评价后,先进行样件制作,对于成型类材料,新供方应提供样品,由采购部移交给工艺部,经工艺部审核通过后,再进行实物样品测试;样品测试通过后,可以向新供方进行小批量采购,小批量交货需由质量部跟踪检验,并给出小批量产品检验结果。新供方小批量验证通过后,经质量部、工艺部、采购部等部门领导审批纳入合格供方名单。

  4)供应商管理与保持。对于已经列入《合格供方名录》中的供应商,采购部会对其日常供货业绩进行监控,对于供货不能满足公司要求的供方,根据具体情况减少合作甚至淘汰。采购部一般于每年年初组织工艺部、质量部从产品质量、技术能力、价格合理性、供货及时率和售后服务五个维度对供应商进行考核,填写《供方年度评价表》,年度内综合评价结果作为能否成为下年度合格供方的依据。对于评价结果良好的供应商,公司将继续保持合作并考虑增加采购份额;对于评价结果存在问题的供应商,公司会要求其对不足部分进行改正,视改正结果对采购份额进行调整。

  公司对供应商监督的实质内容为确保公司外购物料或部件的质量特性和供应的稳定性。公司的绝大多数部件或物料可在竞争充分的市场上获得,大多数物料的合格供方不止一家,公司可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增加或减少供应商。

  公司具体采购方式为询价、比质比价采购,即按供方报出的含税到厂价或预计含税到厂价进行比价,选择质量好、价格低的供方为订购单位。具体采购流程如下:

  2)综合计划部根据产品交付计划,制定公司的生产计划,并根据生产计划制定采购计划;

  3)采购部执行采购计划,制定具体采购方案,签订采购、外协合同,并负责跟踪供方按要求交货;

  4)质量部对采购、外协加工的原材料、外协件等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办理入库手续,不合格的原材料、外协件等返厂维修或退换。

  公司主要从事以非金属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工艺结构设计和应用技术为核心的军用车辆配套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业务,生产模式主要分为自行生产和外协生产。

  考虑公司主要为定制产品,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订单生产模式,生产流程主要包括前期研发设计(材料复合性能研究、工艺结构设计、生产工艺设计、模具/工装设计)、成型、研配、喷漆、安装、调试等工序。公司已建立包括机加工车间、成型车间、研配车间、成品仓库等完整的复合材料制品生产线,可覆盖除喷漆外的复合材料制品生产的各加工环节。

  目前,公司采取“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生产模式。公司将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前期环节包括研发设计、试制、调试以及小批量生产等在公司内部执行。在公司产品所配套的军用装备开始批量生产时,将市场供应较为充分的成型、研配、喷漆等生产工序通过外协加工的方式进行生产,并通过指导、监督等方式控制外协工序的产品质量、技术指标、供货进度。

  公司自行生产主要服务于产品开发中的研发、试制、安装调试环节以及小批量、工艺难的订单。公司针对自主生产环节制定了严格的《生产过程控制程序》和《安全控制程序》,在生产前准备、生产计划及物料计划、生产过程控制、特殊过程控制、产品交付及生产安全控制等各个环节均有明确的指引和规范,保证了各自主生产环节能够安全、顺利、高效地开展。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是考虑场地空间限制及熟练工人数量不足等制约因素,因此将需要大规模场地投入以及附加值相对较低、市场供应较为充分的工序通过外协完成,集中公司资源于业务流程的核心环节。

  外协生产的主要工序包括成型、研配、喷漆,外协厂商按照公司提供的工艺文件及技术要求进行生产加工,经公司驻场人员检验合格后交付。

  工序外协包括“包工包料”和“带料加工”两种模式。包工包料模式指外协厂商自行采购原材料后按照公司要求完成委托加工任务,公司向外协厂商支付的外协费用包括材料费用和加工费。带料加工模式指公司向外协厂商提供待加工产品或加工生产中使用的主要材料,公司向外协厂商支付的外协费用主要为加工费。对于采用包工包料加工模式的外协厂商,公司通常视同材料供应商,将采购成本计入“原材料-外购半成品”科目,对于带料加工产生的外协加工费,公司按照委托加工业务处理,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委托加工物资-加工费”科目。上述会计处理方法和可比公司相比不存在较大差异。

  工序外协中研配工序,公司根据产品的特点不同,部分由公司提供研配中的金属加工件,部分由外协厂商自主采购。

  工序外协中喷漆工序,由公司提供待喷漆产品,外协厂商自主采购喷漆材料进行加工。

  公司根据《采购过程控制程序》的要求,严格执行《外包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博冠体育app入口官网下载,对外协供应商进行筛选并对外协采购程序进行规范。根据上述程序规范的要求,公司通过事前、事中、事后三道程序对外协生产质量予以保障。

  事前质量控制:外协生产前,采购部协同工艺人员确认外协工序的规格和参数,联系合格供应商进行询价和确认该生产工序信息,在技术协议或合同中明确提供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质量保证和保障要求。

  事中质量控制:公司委派质量代表参与到整个外协生产的过程中,对外协生产进行质量监督,对外协厂商生产的新产品和非连续批次生产的首件需要进行鉴定,经质量部验证合格后方可批量生产。

  事后质量控制:外协厂加工完成的产品,每批次出货前需按照公司提供的技术要求对外观及产品尺寸等进行检验,由公司质量部驻场质量代表对其进行专业检验,验收合格后办理入库手续,外协生产件验收时发现的不合格品,按照公司《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通知外协厂商进行整改,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防止不合格品再次出现。

  公司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严格遵循上述制度的要求,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过因外协加工质量导致的纠纷问题。

  公司选择外协合作方的核心标准是供应商是否具备长期、稳定的满足军品质量要求的外协生产能力;在此基础上,重点考虑产品价格、地理位置和供方合作意向等其他因素。

  公司在外协生产过程中,制订了严格的技术保密措施,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未发生技术泄密的情况。

  公司确定外协厂商的主要程序包括外协方调查、外协方选择、外协方质量评估、合格外协方资格认定、外协方现场评鉴、合格外协方定期更新以及外协方持续考核等,公司在初期选择、评估外协厂商时即会充分考虑其信誉水平及保密机制的建立情况,优选具有良好保密机制的厂商。

  公司仅告知外协生产厂商外协加工所需完成的工序及其技术参数规格,外协厂商所承担的主要是“按图加工”工作,对于其他非加工参数和技术规格及其性能,所生产的公司产品及下游产品情况等相关信息,公司严禁告知外协加工厂商。并且,针对外协的加工工序,外协厂家仍对公司负有严格的保密义务,双方在外协加工协议或其他书面文件中明确约定外协厂商具有保密义务,应当采取措施严防有关非公开信息的公开或泄露。

  外协加工过程中,公司委派质量代表对外协生产厂商进行监督,切实防范外协加工过程中的窃密行为。外协试验试制过程由质量代表在现场跟踪测试,试验完成后产品由公司收回。

  综上所述,公司制订了严格的技术保密措施,成型、研配、喷漆等外协加工工艺均不涉及产品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工艺,技术泄露的风险较小。同时,报告期内,外协生产加工过程中未发生技术泄密的情况。

  根据公司商务部确定的产品交付计划,公司综合计划部制定相应的采购计划,采购部制定并执行采购方案,并从合格供方名录中选择外协厂商进行合作;采购部对外协件的种类和金额进行确认后与外协厂商签订采购合同,并在合同中约定产品性能、质量要求及保密条款等内容;合同经公司审批后向外协厂商提供图纸等技术文件和质量标准,专业外协厂商按照公司要求进行生产加工并实施质量控制;公司委派质量代表参与外协加工过程,对外协生产进行质量监督。

  外协加工完成后,采购部监督外协厂商提供必要的送检文件,并协助质量部做好批次管理,质量部对外协加工产品进行检验;经验收合格后办理入库手续,不合格品则通知外协厂商进行处理。

  公司的技术研发项目包括军方项目配套研发和自主研发两类,公司研发流程通常包括项目论证阶段、项目立项阶段、设计方案阶段、工艺方案阶段、试制阶段、设计定型阶段六大阶段,详细情况如下图所示:

  军方科研项目一般为定制化产品研发,根据所参与军方项目的具体要求,结合公司现有技术、工艺和生产能力,进行产品研发和试制,公司产品在军工集团下属研究所或军品总装企业实施安装,按装备研制要求随整车进行各项实验与验证,一般在整车定型后进入批产阶段。军方项目配套研发的一般流程如下:

  公司高度重视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设立了持续、高效的研发体系,形成了较为综合、稳定的研发团队。公司在完成军方研发项目的同时,紧跟行业和技术发展的趋势,把握军方潜在需求,具有前瞻性地开展相关技术、工艺和产品的科研活动。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军用车辆,为定制产品,因此公司采取直销模式进行产品销售。根据军用装备的采购流程,公司收入可以分为科研项目和批产项目:

  军方在整车批量采购前,需要对产品进行预先研究、产品试制、试验定型。根据需要,军方会向军品总装企业或科研院所提出武器装备研发任务,部分项目需要军品总装企业与其他科研院所或其他具有相应军品研发能力的企业合作研发,军品总装企业与其他科研院所作为科研总体单位与公司签署分包合同,合同标的一般为产品样件。

  公司与军品总装企业或其他科研院所一般根据项目产品的复杂程度、研发成本等因素进行协商定价并签订合同,合同价格即为最终价格,双方一般不进行价格调整。

  公司最终客户为军方,军方采购一般根据次年的军事规划及经费预算制定年度采购计划,并通过年度订货会和补充订货会的形式向军品总装企业下达订货合同,订货合同中会对部分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商进行指定,军品总装企业再向公司采购相关配套装备产品。

  公司作为军用装备制造的配套供应商之一,在整车的科研阶段即参与其中,根据相关技术指标,公司会提出系统的设计、工艺、生产、安装解决方案,构成整车生产标准的一部分,一般在整车完成定型后,公司即成为该型号军用车辆配套装备的指定供应商。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军用装备非金属复合材料业务,作为较早进入军用车辆非金属复合材料配套装备细分领域的企业之一,经过多年耕耘与积累,形成了现有的业务规模与较强的客户黏性,在行业内具有较好的声誉和口碑,每年参与千余台/套军用武器装备的配套供应。公司产品已应用在67个陆军车型、1个火箭军车型、3个海军车型、14个外贸车型、1个警用车型,处于科研阶段的项目涉及车型超过30个,其中10余个项目已交付样车待军方需求批产。在标准制定方面,公司与某军代室共同承担了陆军装备部下达的《军用车辆多功能内衬规范》国家军用标准的起草任务。目前,复合材料在军用航空航天领域已经得到了较大规模应用且已经能够用于主承力结构件,但高性能复合材料在军用车辆领域的应用尚处于早期阶段。在军用车辆人机环系统复合材料内饰领域,公司属于较早进入这一领域的企业,已经在军工资质、客户口碑、研发实力、生产经验等方面拥有一定的行业先入优势;但由于复合材料在我国军用车辆领域应用的起步时间较晚,行业内竞争者数量不多,行业竞争情况较不透明,市场竞争尚不充分。公司在军用车辆复合材料配套装备领域具有较为突出的竞争力。

  军品业务获取具有周期长和延续性的特点。根据公司业务经验,从产品开始研制到最终批产往往需要4年以上时间,并存在较高的不确定风险,从业企业需要保持长时间的人员和经费投入;对于经过长期投入后已经有相关产品成功研发和批产经验的企业,客户出于可靠性考虑,在需要进行已有型号或类似型号的升级开发任务时,一般会优先选择拥有原型号开发和生产经验的供应商。此外,随着军民融合政策的不断推进,军工行业市场竞争也愈加激烈,通常需要具备相关军工资质才能成为下游军品总装企业的合格供应商,对新进入的企业在产品质量、技术积累、保密制度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

  2010年公司开始参与某重点坦克型号人机环系统内饰的研制,在此之后先后参与了陆军、海军、火箭军的多个重点轮式及履带车辆型号的研制,承担车辆的非金属复合材料人机环系统内饰的研究、开发和生产任务,与配套军工单位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市场中拥有较高的知名度。2015年以前公司绝大多数产品都处在科研试制阶段,2015年开始陆续进入定型及批量生产阶段,随着我国军用装备信息化、智能化与机械化的加速融合,进入定型及批量生产的型号逐渐增多。目前,公司已获取从事相关军品生产所必需的军工资质,军品研发及验证周期较长的特点持续加速了行业内公司的分化,使已进入供应体系的公司具备较强的行业先发优势,后来者很难追赶。

  武器装备一旦列装部队后,即融入了相应的装备或设计体系,为保证国防体系的安全和完整,保持其战斗能力的延续和稳定,最终用户军方不会轻易更换其主要装备的配套产品,并在其后续的产品日常维护与维修、技术改进和升级、更新换代、备件采购中对该产品的供应商存在一定的技术和产品依赖。因此,产品一旦对客户形成批量供应,可在较长期间内保持市场占有和科研优先参与的优势地位。

  公司产品已应用在67个陆军车型、1个火箭军车型、3个海军车型、14个外贸车型、1个警用车型,年均参与超过千台/套军用装备的配套供应,并在8×8、6×6、4×4等主流轮式以及履带装甲车市场拥有较多的应用,可在上述主流车型的批产周期内持续获取订单,同时随着军用车辆系列化、车族化、平台化的统型趋势发展,将有效带动公司人机环系统内饰产品、军车配套装备与主流车型的批量配套使用,并逐渐标准化。另一方面,公司同时拥有丰富的参研型号储备,处于科研阶段的项目涉及车型超过30个,构成公司未来持续发展的保障。

  公司注重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并逐步提炼形成了自身的设计理念。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累,公司对军用装备复合材料应用领域尤其是在武器装备轻量化发展、军用车辆人机环系统内饰发展、透波与电磁屏蔽的复合材料天线罩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十分熟悉。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军用装备领域,在装备研制过程中,产品经过了可靠性、电磁兼容性、高低温、热区、寒区、高原、涉水、冲击、腐蚀等严格试验,在恶劣条件下的高可靠性产品契合了最终用户的需求。

  近年来,装配公司产品的多款装甲侦察车、装甲指挥车、坦克、步兵战车等军用装备参与了各军兵种组织的重要演习演练任务,包括“中国人民建军90周年朱日和阅兵”、“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及多次驻港澳部队军营开放日等,并应用于如中印边境对峙等边防巡逻及训练。因此,凭借自主研发的先进技术、丰富的项目研发经验和优越的产品质量,公司产品得到了众多军品总装企业及最终用户的高度评价。

  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获取军工企业订单、提升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自成立以来公司十分重视新技术、新产品的自主研发与成果转化,将技术研发作为关键战略,已取得包括军用车辆人机环系统内饰轻量化技术、模块化集成车辆驾驶舱技术、阻燃性及防破片衬层与人机环系统复合技术、复合材料机柜集成式一体化技术等一系列军工复材制造、成型领域的关键技术与成果。公司在资金投入、技术转化、专利申请及保护等方面为产品研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障。公司在军车人机环系统内饰产品的工艺设计、结构设计、工装模具设计、生产、安装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充分了解各型装备对于人机环系统内饰产品的要求和特点,能够充分响应客户多样化、定制化的研发需求,保障在未来装备升级或新型号研制中实现人机环系统内饰产品的更新迭代。

  公司深耕行业多年,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研发团队,核心骨干拥有多年行业从业经历,专业涵盖材料成型及控制、模具设计、复合材料工艺、结构设计等相关领域;公司凭借行业内多年的技术积累和产品交付经验受邀成为《军用车辆多功能内衬规范》国家军用标准的起草人,承担了标准信息收集、技术指标研究、可行性研究、试验验证等多项核心任务,在该标准的起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实质性作用,公司作为唯一一家参与军车内衬领域国家军用标准起草任务的企业,更容易获得客户的在该领域的认可。

  公司秉承“人才是核心竞争力”的理念,把人才的引进、培养、激励放在重要的位置,一方面积极吸引优秀的企业管理、技术研发、市场营销、质量管理等人才,另一方面也非常注重内部人才梯队的培养,提倡员工去探索、学习、研究,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不断增强公司对人才的凝聚力。

  公司高级管理层、核心技术人员在军工非金属复合材料领域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对行业发展趋势和公司产品价值具有深刻的认知和理解。通过多年努力,公司建立了一支高素质、年轻化、专业化的员工队伍。高效的管理团队和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为公司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深耕军用非金属复合材料应用行业多年,是国内较早在科研阶段就参与军用非金属复合材料尤其是军用车辆人机环系统内饰产品研发的民营企业。凭借多年持续的研发投入以及技术、产品、管理优势,公司多次参与了陆军、海军、火箭军等多军种的装备配套及科研任务,在军用车辆人机环系统内饰领域已拥有较为突出的竞争力,与中国兵器、中国电科下属的多家在行业内具有一定主导地位的军工企业保持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经过大量的项目合作,在人机环系统内饰设计方面获得了客户的信任,目前已实现了对我国军用车辆领域主要科研总体单位、军品总装企业的覆盖。积累的优质客户资源,不仅有助于公司现有业务的发展,还为开拓新客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公司现有客户多为国内十大军工集团下属军品总装企业,其对上游供应商有严格的资格认证,上游供应商一旦成为其合格供应商之后,军工客户考虑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轻易不会选择新的供应商,双方形成的战略合作关系延续性比较稳定。

  公司专注于军事装备领域,主要从事以非金属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工艺结构设计和应用技术为核心的军用车辆配套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022.26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2.9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02.05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6.32%。主要是当期宏观环境影响导致订单无法按计划实施所致。

  公司将顺应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对军事装备的迫切需求,秉承“以人为本、团结协作、创新高效、迎接挑战”的核心价值观,严守“技术创新、产品优质、服务满意、持续改进”的质量方针,践行“产业报国、筑基国防”的企业使命,以军民融合政策为指引,以促进国防发展为首位,发挥公司在复合材料方面的技术优势,积极参与武器装备科研项目,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和产品创新,与军工单位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同时,公司将打造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生产管理体系,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和自主研发能力,完善企业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力争做“军工行业高端装备的引领者”。

  公司紧跟军方先进武器装备的发展方向,基于自身的能力特点,积极采取多方面措施加强公司研发能力、夯实研发基础:(1)公司积极招聘补充优秀的研发人才以满足研发需求。公司由于自北京搬迁至西安,部分技术人员流失,在此不利情况下,公司技术人员数量从2018年末的25人扩大到2022年12月末的42人;(2)通过购买先进的复合材料生产设备和材料检验设备,积极开展复合材料性能研究、品类测试以及生产工艺开发。

  公司目前收入集中于军车人机环内饰领域,但公司报告期内凭借公司在军车领域良好的积累和口碑,积极配合科研院所和军品总装企业,参与了多个非军车人机环内饰领域的项目研发,虽然军品研发定型周期一般较长,但产品领域的逐渐拓宽为未来公司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上述措施,公司除研发了应用在电子信息、装甲战斗、装甲保障等轮式、履带车辆的人机环系统内饰,还在各种军车辅助、保护类产品(例如复合材料油箱、发动机防雨罩、隔热板、挡泥板、炮塔外罩、防弹门等)以及弹药装备产品(复合材料弹药箱)等领域积累了技术和经验。

  公司是较早进入军品领域的民营企业,有力地抓住了国家大力提倡军民融合协同发展的契机,实现了产品应用及业务规模快速增长。未来三年,公司将继续运用自身在复合材料技术、工艺及生产方面的深厚积累,加强与军工科研院所的广泛合作,以复合材料应用为基础,以军工特种产品需求为导向,以武器装备轻量化功能为重点,加快研发各类军用特色复合材料高性能产品,提供从设计到服务的成套解决方案,加大对军用车辆辅助装备领域新技术的研发和科技创新,不断提升研发水平;通过研发新技术、优化产品设计、改善工艺流程等方面进一步提升研发效率、降低产品开发成本并加速产品的产业化;通过积极自主培养和引入高技术水平的研发人才,增强研发队伍的建设,并进一步完善研发激励机制,提升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新建研发中心,完善和提升基础性研发、试制和检验检测平台,提高研发工作的产出率,使研发中心成为公司加快在军品领域换代升级的主体和载体,提升公司的技术核心竞争力。

  公司通过了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保密资格审核和武器装备承制资格审核,取得了相关军品承制所需的必备资质,成为国防复合材料产品定点研发、生产企业,取得了显著成果,积累了一定的先发优势。未来三年,为了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广度和深度,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公司准备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例如公司正在将非金属复合材料应用于运输方舱和数据方舱等,产品创新在于采用整体复合材料骨架替代金属骨架,较传统金属材料大幅减重,并且具有更加优异的抗腐蚀性能指标。此外,随着首发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将实现公司科研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促进新产品的研发创新与转化。

  人才是企业发展之本,公司将继续贯彻“与人为善、用人之才、记人之功、容人之过、解人之难”的用人理念,为人才的培育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不断增强人才凝聚力。未来三年,公司将进一步采取如下措施,强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吸引、留住、培养、激励人才的人力资源体系,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不断加强人才引进力度,吸纳和挖掘各类人才,满足企业持续发展的需求:一方面,加大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招聘力度,迅速补充公司快速增长期间的人才需求;另一方面,加强引进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充实人才储备,提高长期研究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

  (2)不断完善内部人才培养机制,将公司整体目标的实现与员工个人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有机结合,促使员工迅速提升在各自领域的技能,使其成长为专业人才,通过提高人才队伍水平,形成可持续的人才梯队。

  (3)不断完善人员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公平公正与激励作用有机结合的薪酬体系,有计划地推出和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实现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公司竞争力的不断增强。

  随着首发募集资金的到位,在较大规模资金运用和公司业务进一步拓展的背景下,公司在发展战略、组织设计、机制建立、资源配置、运营管理,特别是资金管理和内部控制等方面,都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公司将从制度建设、人才引进、技术研发等方面不断加强投入,积极应对挑战:

  1、公司将按计划认真组织项目的实施,通过科研实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进一步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公司上市后将通过定期报告公告发展规划的实施情况。

  2、公司上市后将严格遵照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相关要求规范运作、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促进管理体制的升级和创新。

  3、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各项基础管理制度,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形成和高效运行。

  4、公司将继续完善包括人才引进机制、员工培训制度与约束机制在内的人才选拔、培养、激励体系,形成进得来、留得住、使用得当的机制。

  公司在复合材料人机环系统内饰研发、设计、生产及相关配套军品制造领域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和先发优势,但随着军民融合政策的不断推进,未来可能有越来越多的民营复材制造企业和社会资本加入到军工复材配套产品生产领域,其中部分企业在民用复材领域可能已有丰富的生产经验、较强的技术储备和一定的生产规模,加之社会资本投入带来的大量资金,公司未来可能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

  随着我国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国防科技工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军品装备呈现出迭代速度加快的趋势,单一定型产品服役周期越来越短,新产品列装速度越来越快,公司若不能通过参与早期科研项目,不断成为新定型产品的配套厂商并获取新订单,在未来将可能面临订单量减少的局面。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北方长龙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标签: 非金属耐磨材料